新手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刚入门股票投资的新手,经常会听到别人说哪只股票不错,适合新手长期投资。但这只股票到底有多好,具体从哪些方面可以验证呢?
其实之所以我们称之为好的公司,因为长期来看,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多跌少,而这种长期向好的表现可以很直接的从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
听到要看财务报表,你是不是觉得,这得具备很专业的财务知识才能看懂?担心没有这方面知识看不明白?别担心,其实投资股票并不需要我们具备很专业的财务知识,只需要掌握简单的财务常识,就能很快的判断出一家公司是不是好的公司,是否具备长期上涨潜力。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公司的财务报表,看完本文章后,你一定会对于财务报表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同时再不会因为看不懂财务报表,而在选择公司的时候心里忐忑。
财务报表是什么?
财务报表记录了一家公司一段时间内经营变化的情况,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定期向股东披露公司的财务报表。
通常的财务报表分为以下几种:
- 一季财报:记录公司1-3月的财务状况,通常是在4月份发布;
- 半年财报:记录公司1-6月的财务状况,通常是在7月份发布;
- 三季财报:记录公司1-9月的财务状况,通常是在10月份发布;
- 年度财报:也是最重要的财报,记录公司1-12月全年的财务状况,一般在下一年的4月份与下一年的一季财报一起发布。
以上几种财报形式是国内A股和港股的公司通常会采用的发布方式,但是美国或者加拿大的公司并不一定这样发布,它不一定会按照一个自然年来计算财报,公司往往会自己选择自己的财年开始时间,比如有的公司会选择每年的7月1日为财年开始日,这样到次年的6月底才是一个完整的财年。
每家公司从属的行业不同,行业的淡旺季时间也不一样,所以季报不一定能真实反映一家公司的经营情况,而年报才具有最大的参考价值。
财务报表都有哪些表?
一张完整的财务报表通常包含三张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每一张表。
损益表
这里我们以苹果公司为例,下图是苹果公司以年度为周期的损益表

乍一看大家一定会觉得这里面的项目太多了吧,但其实它包含的内容很简单,核心部分主要就3块,收入,支出和收益状况。
这三部分的关系是:收入-支出=收益状况
其实最终的收益状况就在告诉你,公司在这一年或这一季度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
收入部分里面,总收益代表了公司的营业总收入,比如苹果在2020年9月的年度损益表中,总的营业收入就是2745亿多美金,其主营业务主要来自苹果自己的软硬件产品收入,但如果在收入中有一部分收入来自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比如苹果卖掉了几个直营店获取的收入,那么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需要把这部分收入剔除掉,因为他不能反映出公司的业务表现。
支出部分,主要反映的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花费,按照变动大小,依次是营业成本、费用支出、利息支出、税费支出、其他支出。
- 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在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水电、劳动力等投入,这些是生产产品必须要投入的资金;
- 费用支出指的是间接但有不可避免的花销,比如,研发成本、销售、工厂管理、财务行政等的费用。
- 利息支出,指的是向银行或者其他公司借钱需要支付的利息;
- 税费支出,指的是依法向国家缴纳的营业税或者所得税等;
- 其他支出,指的是设备资产的减损或折旧等;
所以我们用收入减去支出,就可以统计出收益状况。
在收益状况部分,最重要的有两项,一个是营业利润,另一个是净利润。营业利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毛利”。
营业利润(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比如我们卖西瓜,进货用了1000块,全部卖掉收入了1500块,那么营业收入就是1500块,营业利润是500块,毛利率就是500/1000=50%。
那么净利润呢?
净利润=营业收入-所有的支出
比如我们卖西瓜,进货的1000块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在还的时候,需要多给他50块利息作为感谢,市场摊位费花了50,运输费花了100,人工费花了50。
那么最终的净利润=1500(营业收入)-1000(借款)- 50(利息)- 50(摊位费)- 100(运输)- 50(人工)=250块
那么我们的净利率就是250/1000=25%。
了解到这里,我想让大家做一个思考,如果一家公司营业收入很高,净利润也很多,算不算好的公司?
这里我用两家公司的数据作参考,大家就会很快找到答案。
- 第一家公司中石油,年度营业收入20000亿元,净利润600亿元,净利率3%
- 第二家公司贵州茅台,年度营业收入400亿元,净利润180亿元,净利率45%
这样的两家公司一比较,我想大家都会清楚地看到,贵州茅台比中石油更具有投资价值,因为投入相同的钱,贵州茅台的净利率更高,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在财务领域中,绝对金额没有太大的意义,营收大只能说明它的规模大,但并不代表它的效益就高。
资产负债表
接下来我们看资产负债表,这张表看起来要比前面的损益表还要复杂,但其实核心依然是3部分,分别是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他们的关系是: 资产 = 负债 + 股东权益
例如:我花1000万买了一栋房子,那这个房子就是我的资产,但这个买房的钱有800万是银行的贷款,那么这800万就是负债,另外的200万是我自己有的钱,也就是首付款,这部分就是我的股东权益。
如果有一天我把800万银行贷款都还完了,那么我的负债就会变成0,而我的股东权益就会变成1000万。
或者有一天房子增值100万了,那么我的股东权益也会增值100万,因为如果我把房子卖掉,我会额外获得100万的收入。
所以在资产负债表中,永远是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三者的关系,资产如果增加或者减少,相应的负债和股东权益也会增加或者减少,如果资产不变的情况下,负债增加了,那股东权益也就相应的减少了;而负债减少,股东权益就会相应的增加。
那么一家公司中什么算是资产呢?其实简单说,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是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分类是按照它变现的难易程度从上到下来排列的,越容易变现的资产会排在前面,比如说货币现金就会排在最前面,而应收账款和存货也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但是厂房、设备、土地这些资产变现能力就不是那么强了,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你想卖就有人马上会买的。所以这部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排名比较靠后。
在财务上,一年内可以到期变现的资产会被归为流动资产,超过一年或者变现难度很大的资产,叫做非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流动资产越多越好,说明公司手头的流动资金越充裕,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另外的两部分,负债和股东权益也都是按照流动性的原则,从上到下来排列。负债部分先是短期借款,然后是长期借款,而股东出的钱属于长期投资,是不需要还的,一般会放到最下面。
这里提一下,如果看到一些企业用短期的高利贷或外债去购买厂房或者设备这些长期的生产材料,钱的来源是短期的,但用于了长期使用,最终必然导致还不起外债,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出现财务危机。
还有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信用卡算是短期的负债,用这个借款去支付日常的生活花费是可以的,比如说超市购物,但有的人用信用卡支付买房、买车这些长期的债务,然后每个月又去另外借钱来还债,这种以短支长的财务观念就是错误的。
而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不是等到你缺钱的时候再去找银行借钱,银行这种机构向来都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你在他收伞的时候去借伞,自然是不可能借到。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公司财务状况好的时候多借钱,保持手头有充足的现金流,以应对随时可能的市场变化和危机。
现金流量表
最后一张就是现金流量表,它反映了一家公司资金的进出情况,告诉我们公司的钱来自哪里,花到了哪里去。它的作用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公司的资金是真的增加了还是真的减少了,这也是了解一家公司经营状况最重要,最直观的一张表。
现金流量表的表达方式是这样的,如果有现金流入就用正数来表示,如果是现金流出就用负数来表示。

现金流量表也是由3个核心部分组成,分别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这三部分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部分中,正数越多说明公司赚的钱越多,说明这家公司通过生意真真正正赚到了现金,但如果是负数,那说明公司的生意亏损了现金。
- 投资活动现金流部分中,负数说明公司正在花钱购买厂房或设备,说明公司非常看好行业的前景,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正数说明公司正在变卖资产收回资金,很可能公司对行业前景不太看好。
- 筹资活动现金流部分,反映了公司是在借钱还是在还钱,正数说明公司从银行或者股东手中筹到了新的钱。负数说明公司正在向银行还钱或者向股东分红。
为什么现金流量表那么重要呢?
很多财经新闻在分析公司财报时,往往只看损益表,看净利润,这实际上比较片面。因为只要发生了一笔生意,都会被计入到损益表的利润当中,虽然净利润显示公司在赚钱,但这可能是一笔假账或者是永远都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所以我们看一家公司是不是真正在赚钱,不能只是看净利润,更应该看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因为这才是真正代表一家公司将获利转化为现金的能力。
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相关度很高,那么说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很稳定的。
如果说净利润一直增长,但营业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却在持续下降,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了,也许这家公司已经出现了问题。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本文中的内容可以为大家在判断公司好坏的时候提供帮助,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到你,别忘了帮我点个“赞”哦~ 也可以关注下方我的公众号,查看更多投资

原创及翻译文章作者:独霸幼儿园Rock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fosqc.com/2021/03/24/3344/